新闻顶图
先进电气技术----储能系统技术原理是什么?有那些技术发展点?
2025/09/12

储能系统核心流程、技术难点及关键组件解析

822187f143b194796a2ffdfbe1dbc4c

一、核心工作流程

充电:电力充足或电价低时,双向变流器(BDC)将电网/可再生能源电能,转为化学能、机械能等,存入电池、飞轮等介质。

储存:储能介质稳定保能,待需求高峰或供应短缺时调用。

放电:电网需求大或供电不足时,逆变器将储存能量转交流电,注入电网以支撑负载、调频率或控电压。

智能管理:BMS监控电池SOC、SOH及温度;系统集成EMS,按市场信号、调度指令优化充放电。

特殊应用:部分系统可“黑启动”恢复故障电网,广泛用于分布式能源、微电网、充电站及UPS。

二、各阶段技术难点

(一)充电阶段

- 提升充电效率,减少转换损耗;优化双向功率变换器性能。

- 靠BMS实现均衡充电,防过充/欠充;解决大电流充电热管理问题。

- 制定智能充电策略,建安全防护机制;平衡快充与电池衰减,适配电网调度。

(二)存储阶段

- 保障介质稳定,防电池活性物质损失、飞轮摩擦损耗等。

- 提升能量密度,减缓容量衰减;靠BMS实现电池均衡,应对自放电差异。

- 维持适宜温度;解决长期存储性能恢复问题,平衡成本与效益,推进环保回收。

(三)放电阶段

- 提升放电效率,保障输出电压、电流稳定;增强功率动态响应能力。

- 靠BMS监控电池,防过放电;解决高功率放电热管理问题。

- 预测介质磨损,建故障保护机制;实现电网智能调度互动,适配多场景。

三、关键组件

PCS(能量转换系统):实现电能双向转换,调电压、频率及控功率,保障与电网友好互动。

BMS(电池管理系统):监测电池参数,算SOC与SOH,均衡充放电,防安全风险,护电池寿命。

EMS(能量管理系统):按策略优化充放电,协调系统与电网交互,评估性能,远程监控,最大化储能价值。

三者协同:PCS保能量转换,BMS护电池安全,EMS统筹调度,支撑储能系统稳定运行。